央行处理602起拒收现金行为 拒收现金违法盒马鲜生作出调整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》明文规定,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,包括纸币和硬币。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。

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指出,现在人们有时到小饭馆吃饭,对方“不收现金”,要求必须微信支付等是不行的,人民币是我国合法的支付货币,任何人都不能拒收人民币。
昨日获悉,全国共处理拒收现金行为602起,经约谈、政策宣传和批评教育,558起已全部整改到位,44起正在处理过程中。整治焦点集中在政务和公共服务、水电煤缴费、新零售、交通类、餐饮业、景区等人口密集和涉外场所。
移动支付和银行卡越来越普及的现在,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、餐饮、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,公众反映强烈。对此现象,央行于今年7月中旬发出整治拒收现金公告。
公告称,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,包括纸币和硬币(以下统称现金)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、通知、声明、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,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。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,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,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。
据了解,新零售行业是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的重点,也是难点。央行上海总部近期在接到针对盒马鲜生拒收人民币现金的投诉后,立即开展调查。
经查证,在盒马鲜生消费必须使用其APP,现金无法使用。为保障消费者的自主支付选择权,保障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等偏好使用现金的人群的正常生活、消费需求,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第一时间要求盒马鲜生做出整改,盒马鲜生积极配合开展整改工作,在其门店开通现金支付通道。
对于盒马鲜生内非自营商户,不具备直接收银条件的,可通过出具相关售货票据,消费者可凭票据至盒马鲜生现金收银柜台支付现金,取得回执凭证后再至盒马鲜生非自营商户取货。